昨天,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发布“园林绿化植物对空气中PM2.5及相关空气污染物消减作用研究成果”。该局联合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实验测定发现,乌桕、银杏、马褂木等消减PM2.5能力较强,整株法桐对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消减作用挺大,巴西铁、吊兰、龟背竹等吸收甲醛能力较强。
对抗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,灌木中栀子花最强
这是市绿化园林局第二次发布该项研究成果。与去年第一次发布相比,道路绿化植物的实验对象从5种增加到了33种。“第一次实验是在年12月到年1月,南京最冷的季节,所以只能选择香樟等常绿树种做实验。”市绿化园林局绿化政策法规处(科技处)处长臧廷亮说,第二次实验是在年5、6月份,因此增加了法桐、马褂木、乌桕、银杏等落叶树种。
园林绿化植物对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消减功能到底有多强呢?实验人员将一株银杏放进0.7立方米大小、含有较高浓度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的“烟雾箱”内。两小时后,PM2.5浓度下降35.7%,二氧化硫浓度下降92.7%,氮氧化物浓度下降59.3%。实验显示,绿化乔木中,消减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,单株功能最强的分别是马褂木、枫杨;单位叶面积功能最强的分别是乌桕、广玉兰。道路灌木中,消减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,单株功能最强的分别是大叶黄杨、梅花;单位叶面积功能最强的均是栀子花。
吸收室内甲醛,白掌耐力最好
“这次我们选择吊兰、芦荟等24种常见室内绿植。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马嫣说,实验方法是将一株株绿植分别放进0.7立方米大小、含有高浓度甲醛的“烟雾箱内”,观测它们不同的吸收作用。实验显示,就单株绿植而言,龟背竹、卵叶鹅掌柴、西洋杜鹃吸收甲醛的能力排前三,其中龟背竹两小时甲醛吸收率达90%,而芦荟吸收甲醛的效率仅有30%。就单位叶面积绿植而言,巴西铁、吊兰、金边假连翘吸收甲醛的能力排前三。此外,在对白掌、花叶万年青、螺纹铁、橡皮树进行持续12小时的观测后,实验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。白掌持续吸收甲醛能力最强。螺纹铁一开始表现平平,但12小时后吸收力与白掌差不多。
专家:植物生态功能众多,选种要综合考虑
研究认为,无论是室外园林绿化植物,还是室内绿植,均对空气中PM2.5及相关污染气体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。专家表示,虽然实验显示,不同植物的消减作用有强弱,但植物的生态功能很多,城市或者家庭选种还需要综合考虑。“比如法桐对PM2.5的消减不是很强,但是单株法桐消减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的功能都排在第二。”臧廷亮说。
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金平建议,相关园林绿化规划设计、建设单位应充分注重科学建绿,可根据不同污染物环境,科学选择配置对空气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消减能力较强的绿化树种:在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工厂及周边居住区,绿化应首选对此消减能力强的植物;车流量较大的道路绿化应首选对氮氧化物有很强消减能力的植物。(摘自《南京日报》,作者马金)
最实用的吸甲醛小能手:
1吊兰
强力去甲醛型,一至两盆吊兰在8至10平方米的房间内,可吸收室内80%以上的有害气体,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,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,它可在24小时内杀死房间里80%的有害物质,吸收掉86%的甲醛;还能将家用电器中散发的一氧化碳、过氧化氮吸收殆尽。
2虎尾兰
强力去甲醛型虎尾兰具有超强吸甲醛的能力,白天可释放大量氧气,可吸收10平方米左右房间内80%以上多种有害气体,两盆虎尾兰基本上可使一般居室内空气基本净化。
3芦荟
超强除甲醛型如24小时内都有照明的话,可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90%的甲醛。
4常春藤
强力去苯型一盆常春藤能分解8至10平方米的房间内90%的苯,能吸纳微小灰尘,吸收甲醛。
5龙舌兰
全能型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,可消灭70%的苯、50%的甲醛和24%的三氯乙烯。
6月季
全能型能有效地分解吸收氯化氢、硫化氢、苯酚、乙醚等有害气体。
7菊花
全能型分解吸收二甲苯和甲醛。
8绿萝
强力吸甲醛型素有吸甲醛好手的别称。
9秋海棠
强力吸甲醛型除了能吸甲醛净化空气外,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。
10鸭跖草
强力吸甲醛型室内观叶植物,喜阴,还可用于咽喉肿痛,毒蛇咬伤等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