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湿疹的原因仍有争论,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,导致外界刺激物能进入皮肤内侧,导致炎症反应和皮肤过敏。
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
过度清洁宝宝皮肤,使用清洁剂甚至是使用消毒剂,或宝宝自己抓挠皮肤,都会导致表层受损,导致细菌、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,进而产生炎症或过敏。
病菌侵袭
皮肤功能不完善的时候,各种致病物质就能进入皮肤内部,导致炎症。致病物质包括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过敏原、化学接触物等。除此之外,物理环境(比如太干、太热),环境污染等也都可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。
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吗?
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,而不是导致湿疹的因素。所以,不是所有湿疹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。食物过敏越严重的宝宝,湿疹发生越早、越严重,且食物过敏能加重湿疹。
婴儿期湿疹是什么表现?
皮损好发生在头皮、面部、耳廓,表现为皮肤皲裂、增厚、渗液和结痂,尿布区一般不受累,且湿疹多生在在生后40天以后,少数在满月内出现。
这些皮损处最大的特点就是痒。而痒除了让孩子抓挠之外,还有可能导致睡眠不安,脾气暴躁。
湿疹如何治疗?
改善皮肤屏障功能
所有孩子都要适度洗澡、足量使用保湿剂。洗澡不宜过多过久,不要超过20分钟,推荐使用盆(浸)浴而不是淋浴。且不要使用肥皂,不要给宝宝擦澡太用力,轻轻冲洗干净就行。洗完澡后立即给宝宝蘸干,不要用力擦干,当皮肤表层感觉润润的时就要给宝宝涂上激素软膏和保湿霜
避免接触过敏原
孩子要穿舒适的衣服,减轻刺激避免接触过敏原。温度通常在22℃-26℃之间,湿度保持在50-60%之间,既能让皮肤舒服,也能让呼吸道舒服,还能杀病毒、细菌,不生螨虫,可谓一举多的。衣服建议使用纯棉、宽松、透气、无领宽口、单色、无拉链的衣服,减少孩子衣服对皮肤的刺激,减少出汗。建议让孩子接触必要的细菌,促进免疫系统向正常方向发展。
合理用药
中度或重度湿疹,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乳膏治疗皮肤炎症,有感染时,使用抗生素软膏治疗感染。如果宝宝总是抓挠自己,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稳,那么提示宝宝很痒,需要给孩子止痒,处理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外,还需要给孩子用些抗组胺药物,直接减少组胺导致的痒。
中医认识
湿疹,在中医上来说叫做湿疮,湿性粘滞,就像困在人体里,因而湿疹容易反反复复地发作。湿邪夹风,就为风湿,到处都发;夹寒则为寒湿,痛痒难耐;也可能在局部淤积,变为郁热,皮肤流血水不止!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伤于风者,上先受之,伤于湿者,下先受之。”春多风邪,风性主动,皮肤瘙痒。最近小朋友的皮肤又开始痒了吧?皮肤湿疹,看似小问题,可却常常反复难愈,因为它不像体表的湿气那么简单!
那么,可有对付湿疹的良方妙计?小编今天来告诉您!
湿疹的主要的两种类型:
1.湿热型
皮疹比较鲜红,水泡、渗液更为明显,瘙痒的感觉更强烈。这类型人群通常还会出现便秘并伴有腹痛,以及口干、口苦等湿热的现象。
这类人群由于自体湿热,应少吃温性大的食物,如鹅、牛羊肉、烧烤和煎炸食物,甚至一些热带的水果,如芒果、菠萝、荔枝、龙眼等,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爽。
饮食上,可以适当喝一些清热祛湿的汤,如用莲蓬、冬瓜(带籽)、少量灯芯草煲瘦肉,小孩也可适量饮用绿豆白鸽汤,如果怕寒凉影响脾胃,可以加一片陈皮和姜片。
2.脾虚湿困型
皮疹没那么鲜红,水泡、渗液相对较少,渗液比较清稀。很多这类型的人群吃一点寒凉的东西就容易拉稀,常感觉肚子不适。
这类型湿疹与后天脾胃功能运化不良有关,这类人群多为小孩,或者长期工作压力大的人群。从中医上来说,肝气不畅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,所以这部分成人要特别注意情志调节,保持心情舒畅和规律的生活作息。
饮食上,需要减少海产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,少喝苦寒的东西,尤其是不要随便喝“凉茶”;可以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,如煲汤的时候适量放淮山、芡实、陈皮、炒扁豆等,也可以煲一些猪肚汤来喝。
ps:以上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,感谢。
扫码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yajiaomupia.com/yjmpry/9988.html